100歲老奶奶的鋼琴故事,給所有學小提琴的人一個啟發

 

文章的開頭先說說我的想法,我曾經也想過放棄,我也曾經問我自己還要拉多久,更不耐煩地在內心糾結到底還要練琴到幾歲,難道沒別的事可以做了嗎?

後來我從我的心理導師也是我的小提琴老師身上得到了解答……………..

只有專注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什麼,在學習中感受到什麼了,學習中啟發你什麼了的人,才能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,也才能學習的持久,人生會永無止信的一直探索下去,絲毫不會感受到疲憊。

在學習中只想的要很優秀,很棒,很厲害的人,最終任何事情都會有終點而且人生會不斷地在尋找『我到底要什麼?為什麼所有事情到最後我都不太感興趣了?』


你是否正考慮學小提琴,但心中充滿疑問?是不是覺得自己年紀太大、時間不夠、沒有音樂基礎?或是怕一開始就拉不好音而失去信心?其實,每位學音樂的人都會經歷這些過程——連音樂大師也不例外。

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音樂家故事Ruth Slenczynska,是一位現年99歲的鋼琴家。她的名字你或許不熟悉,但她有一個驚人的身分:她是俄國作曲家兼鋼琴大師拉赫曼尼諾夫的最後一位學生。年幼時,她就展現驚人的音樂天分,五歲學琴、六歲登台,還曾與多位傳奇音樂家學習,包括巴克豪斯與霍夫曼。她的學琴歷程雖然嚴格、甚至艱辛,但也正是這份堅持,讓她走過了將近一世紀的音樂人生。

即便如今已近百歲,她仍然每天練琴、舉行音樂會、灌錄專輯——這份對音樂的熱情與堅持,讓無數人動容。

學小提琴,別只看技巧,先找到你的「為什麼」

對初學小提琴的人來說,最困難的往往不是音準,而是持之以恆的心態。練琴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不順、不準、不穩的階段,但這正是每位音樂學習者必經的過程。

Ruth 的故事告訴我們:「音樂不是炫技,而是內心的語言。」這樣的心態同樣適用在學小提琴上。比起追求快速成果,更重要的是讓每一次練習都成為與自己連結的過程。


學小提琴的人需要什麼?熱情、耐心與啟發

你可能在搜尋:

「學小提琴幾歲開始最好?」

「學小提琴需要什麼條件?」

「成人學小提琴會太晚嗎?」

事實是:**永遠不嫌晚,只要你有熱情。**就像 Ruth 一樣,當你愛上一個聲音、一段旋律,你會自然地想投入、進步與享受。

學樂器,不是為了成為天才,而是為了成為更了解自己的人。

 


從一位鋼琴家的故事,找到你學小提琴的理由

這段影片(由 CNN 製作)雖然講的是鋼琴家,但它背後傳遞的訊息與精神,對每一位學習音樂的人都是一份啟示。無論你是小朋友、學生、上班族,甚至退休人士——只要你願意開始練琴,音樂就會回饋你一生的豐富感受。

學小提琴的你,不妨從這位99歲音樂家的故事開始,找到自己心中那份「為什麼要學音樂」的初心。

 

Ruth Slenczynska的錄音

 

 

 

按讚加入粉絲團

延伸閱讀